我是小菲,哎呀,講到菲律賓美食啊,帶團跑了菲律賓十年,那些大街小巷飄香的滋味,早就刻在骨子裡啦!每次帶團回來,團員最常問我的不是景點,反而是:「小菲,台北哪裡有菲律賓餐廳推薦啊?要夠道地,最好還能全家大小一起去的那種!」每次聽到這個,我就來勁了,畢竟人家可是號稱「菲」常懂吃的老司機呢!今天就來跟大家掏心掏肺,分享我這十年來在台北巷弄裡挖到的寶藏餐廳,特別是那些適合帶孩子去、味道正宗、重點是還菲律賓餐廳便宜的好所在!
目錄
為什麼你該試試菲律賓菜?先搞懂它的靈魂!
先別急著問我哪家好吃,吃東西嘛,總得知道自己在吃什麼精髓對吧?菲律賓料理啊,混血兒來著!受了好幾百年西班牙殖民的影響,加上中國、馬來鄰居的交流,還有美國速食文化的衝擊,最後融合出屬於自己熱情奔放、酸甜鹹香的大雜燴風格。它的靈魂醬汁,就是那Sawsawan!每家每戶甚至每間餐廳都有自己的獨門調配,通常是醋、醬油、酸柑汁、小辣椒、蒜末這些基底去變化,沾烤肉、炸物、海鮮都超對味,絕對是開啟菲式味蕾的鑰匙。
再來,米飯絕對是主角中的主角!菲律賓人一天沒吃到香噴噴的米飯,渾身都不對勁。他們習慣用勺子把飯和菜、醬汁豪邁地拌在一起吃(叫 “Pagsasawsaw”),超級下飯又過癮。味道特色呢?酸、甜、鹹三大天王輪流坐莊!像經典的 Adobo(醋燉肉)、Sinigang(酸湯)、Lechon(烤乳豬)還有各種用椰奶燉煮的 Ginataan 料理,都是靠這三味打天下,吃起來層次超級豐富,保證顛覆你對東南亞菜的想像。
台北菲律賓美食寶庫大公開!老導遊嚴選清單 帶團十年,踩過雷也挖到過寶。以下這幾間,可是經過我本人(還有無數團員)舌尖認證,道地、好吃、環境也OK的店!特別註明親子友善度和CP值給大家參考。

經典道地派:重現馬尼拉街頭滋味
-
超值首選:波波菲律賓小館 (Bobos Turo-Turo) – 中山區林森北路巷內
- 特色: 店面真的超級小,大概就我家浴室那麼大吧(笑),但別看它不起眼,這可是很多在台菲籍朋友認證的「家鄉味」!Turo-Turo 就是「指指點點」的意思,跟我們的自助餐很像。一排排熱騰騰的菜色擺在你面前,想吃什麼直接用手指!
- 必點招牌: 脆皮 Lechon Kawali(炸五花肉)!那個皮脆到像餅乾,肉又嫩又多汁,沾上酸酸的 Lechon Sauce,絕配!Kare-Kare(花生燉牛尾/牛肚)也做得相當地道,濃郁的花生醬香,配上特製的蝦醬(Bagoong),拌飯一絕。他們的 Adobo 醋香十足,肉燉得軟爛入味。
- 親子友善度: 🌟🌟 (地方實在太小,帶推車或小孩太多會有點擠,但老闆很親切)
- CP值: 🌟🌟🌟🌟🌟 (爆表!) 一個主菜加飯,百元出頭就能吃飽飽,絕對是尋覓 菲律賓餐廳便宜 好選擇的首選!難怪中午總是大排長龍,很多附近上班族來解決午餐。老闆娘看我常帶人來,有時還會多送我一點 Sinigang 的湯,酸溜溜的,開胃!
- 導遊真心話: 追求環境高大上的可以跳過,但想用銅板價吃到最接地氣的菲式家常味,波波絕對是台北菲律賓餐廳推薦中最超值的一間! 記得避開尖峰時段。
-
暖心媽媽味:莉亞媽媽的廚房 (Nanay Leahs Kitchen) – 中正區汀州路三段
- 特色: 店名就叫 “Nanay”(媽媽),顧名思義,就是菲籍老闆娘 Leah 媽媽掌廚,味道就像回家吃飯一樣溫暖。店面乾淨明亮許多,有冷氣,夏天吃也不怕滿頭大汗。
- 必點招牌: Sisig 鐵板料理是招牌!切碎的豬臉肉或雞肉,混著洋蔥、辣椒,在滾燙鐵板上滋滋作響,擠上酸柑汁,香氣撲鼻,配冰啤酒或可樂超爽!他們的 Sinigang na Baboy(豬肉酸湯)湯頭酸得很溫和,蔬菜給得大方,熱天喝反而開胃。甜點 Halo-Halo 料多實在,色彩繽紛,是小朋友的最愛。
- 親子友善度: 🌟🌟🌟🌟 (空間較寬敞,有兒童椅,老闆娘很喜歡小孩)
- CP值: 🌟🌟🌟🌟 (中上) 價位比波波高一點點,但份量和舒適度也提升,適合想舒服吃頓飯的家庭。偶爾想吃點道地又不想委屈自己擠小店的,這裡很適合。
- 導遊真心話: Leah 媽媽的 Sisig 調味我覺得比有些菲律賓本地的店還合我口味(可能改良了?),鐵板上桌的聲音和香氣,每次都讓我想起馬尼拉 Poblacion 區的熱鬧小館。帶孩子來這家體驗 菲律賓餐廳親子 餐很適合,環境相對友善。
親子友善熱門店:歡樂聚餐好去處
-
熱鬧首選:菲嚐道 (Friendly Spoon) – 大安區和平東路三段
- 特色: 這間在親子圈裡小有名氣!空間寬敞明亮,牆上有色彩豐富的菲律賓風情壁畫,還有個小小的遊戲角落給孩子放電(雖然玩具不多,但聊勝於無)。服務生都很親切,對帶小孩的家庭很友善。
- 必點招牌: 烤雞(Chicken Inasal) 是必點!用當地香料醃漬後炭烤,帶點微焦香氣,肉質多汁,搭配蒜蓉飯(Java Rice)超讚。他們家的 Lumpiang Shanghai(菲式春捲)炸得酥脆,內餡飽滿,沾甜辣醬,小朋友接受度很高。Pancit 各種炒麵(Bihon, Canton)份量都很大,適合分享。Halo-Halo 造型可愛,小朋友看到眼睛都亮了。
- 親子友善度: 🌟🌟🌟🌟🌟 (專門設計過,遊戲角、兒童餐具、兒童椅齊全,服務生態度佳) 堪稱 菲律賓餐廳親子 友善的模範生!
- CP值: 🌟🌟🌟 (中等) 價位算是中價位,畢竟環境和服務有加成。份量不算特別大,但口味對台灣家庭來說比較容易接受,沒那麼重鹹或酸。
- 導遊真心話: 口味上我覺得有稍微調整過,沒那麼「衝」,更符合大眾化口味。對於第一次嘗試菲菜,又擔心孩子口味接受度的家庭來說,這裡是很安全的選擇。但如果你追求的是巷子裡那種爆炸性的道地風味,這裡可能少了點「野」性。不過,帶小小孩出門吃飯,環境舒適、有地方給他們玩,爸媽能喘口氣,這點無價啊!所以想找 菲律賓餐廳推薦 給有小孩的朋友,我常先推這間。
-
週末狂歡:熱浪島南洋餐食台北店 – 信義區永吉路 (近市政府站)
- 特色: 這間其實是馬來西亞品牌,但菜單涵蓋了許多東南亞熱門菜色,菲式料理也不少,而且 環境超級熱鬧歡樂! 週末晚上常會有樂隊現場演唱(有時是英文老歌,有時是菲語流行歌),氣氛像在菲律賓的 “Resto-Bar”。
- 必點招牌: 綜合烤肉拼盤 很適合聚餐分享,通常包含 Inasal 烤雞、Pork BBQ 串烤、Liempong(類似肉捲)。他們的 海鮮酸湯(Sinigang na Hipon/Isda) 也不錯。重點是氣氛夠high!
- 親子友善度: 🌟🌟🌟 (平日白天OK,但週末晚上因有演唱音量較大,且人潮多較喧嘩,比較適合大一點的孩子或青少年)
- CP值: 🌟🌟🌟 (中等偏上,吃氣氛的) 價格中等,點拼盤分享比較划算。主要是吃那個熱絡的南洋氛圍。
- 導遊真心話: 嚴格來說不算純菲式餐廳,但提供的幾樣菲式經典做得還算到位,最重要的是氣氛真的很到位!想讓孩子感受一下熱帶島嶼那種歡樂聚餐氛圍,週末中午來吃是個不錯的菲律賓餐廳親子體驗選擇(晚上就太吵了)。記得先訂位!
超值學生/小資族最愛:銅板價吃飽飽
-
學區人氣王:馬尼拉小館 (Manila Bites) – 文山區羅斯福路六段 (近政大)
- 特色: 開在大學附近,目標客群就是學生,價格超級親民!店面簡單,但翻桌率快。老闆動作超俐落。
- 必點招牌: 各種超值套餐!例如 Tapsilog(鹹牛肉片+蒜蓉飯+蛋)、Tocilog(甜醬油醃豬肉+蒜蓉飯+蛋)、Chicksilog(烤雞+蒜蓉飯+蛋),通通百元有找! 味道直接粗暴,就是讓你吃飽吃滿足。他們的 Pork BBQ 串烤單點也便宜,甜甜鹹鹹很刷嘴。
- 親子友善度: 🌟🌟 (純吃飯的地方,無兒童設施,空間普通)
- CP值: 🌟🌟🌟🌟🌟 (爆表!) 想要找 菲律賓餐廳便宜 吃得飽,這裡絕對是首選之一。份量對學生來說很足。
- 導遊真心話: 味道就是標準的菲式快餐,醃料下手比較重(鹹甜),追求精緻口感的可能不適合。但對於預算有限,想快速解決一餐又想吃點異國風味的學生或小資族,這裡是天堂。我有時在附近辦事,也會跑來點一份 Tapsilog,懷念一下帶團時趕路的滋味。絕對是台北菲律賓餐廳推薦中,預算有限者的救星!
-
外帶便當首選:快樂蜂 Jollibee – 台北多家分店 (北車、西門、中山等)
- 特色: 什麼?快樂蜂?!沒錯!這家菲律賓國民速食品牌,絕對是體驗菲式「速食」的代表!招牌的 炸雞(Chickenjoy) 外皮極其酥脆多汁,搭配獨門肉汁醬(Gravy)是靈魂。義大利麵(Jolly Spaghetti) 是甜滋滋的番茄肉醬風味,上面灑滿起司絲和熱狗切片,小朋友超愛。桃芒派(Peach Mango Pie) 也是經典。
- 必點招牌: 經典套餐:炸雞腿+義大利麵+飲料。或是 炸雞桶餐。
- 親子友善度: 🌟🌟🌟 (標準速食店環境,有兒童椅,孩子通常很愛炸雞和甜麵)
- CP值: 🌟🌟🌟🌟 (以速食來說OK) 價格跟台灣速食品牌差不多,但味道獨特。快樂蜂絕對是菲律賓文化的一部分!
- 導遊真心話: 雖然是速食,但每次踏進快樂蜂,聞到那個獨特的炸雞和肉汁醬混合的香味,瞬間彷彿回到馬尼拉街頭!他們的炸雞確實有兩把刷子(個人認為贏過某些美式品牌)。帶孩子來嘗鮮,體驗一下菲律賓小朋友最愛的「大蜜蜂」餐廳,也是種簡單的 菲律賓餐廳親子 樂趣。不過,它的義大利麵口味很甜,台灣大人可能第一次吃會有點驚訝(甚至不習慣),但孩子們通常買單!算是另類的 菲律賓餐廳推薦 體驗點。

老導遊特製!台北熱門菲律賓餐廳重點比較懶人包
為了讓大家一目了然,我特別把上面幾家重點餐廳,連同其他一些我也試過、值得留意的店,做成這個超級比一比表格!用顏色標出優勢項目,一眼就知道哪家適合你:
餐廳名稱 | 地區 | 主打特色 | 親子友善度 | CP值 | 平均消費/人 | 適合對象 | 老導遊備註 |
🍖 波波菲律賓小館 | 中山區林森北路 | 超道地 Turo-Turo 家常 | ⭐⭐ | ⭐⭐⭐⭐⭐ | NT$100-150 | 追求極致道地、預算優先者 | 🏆菲律賓餐廳便宜王者!環境擠但味道正 |
🍲 莉亞媽媽的廚房 | 中正區汀州路 | 媽媽味、Sisig鐵板 | ⭐⭐⭐⭐ | ⭐⭐⭐⭐ | NT$250-350 | 家庭用餐、溫馨舒適 | Sisig超讚!環境乾淨有冷氣,親子用餐菲律賓餐廳推薦安全牌 |
👨👩👧👦 菲嚐道 | 大安區和平東路 | 親子友善、遊戲角 | ⭐⭐⭐⭐⭐ | ⭐⭐⭐ | NT$300-400 | 有小孩家庭、初次體驗者 | 菲律賓餐廳親子首選!口味大眾化,環境舒適 |
🎤 熱浪島台北店 | 信義區永吉路 | 週末樂隊、熱鬧氛圍 | ⭐⭐⭐ (白天) | ⭐⭐⭐ | NT$350-450 | 青少年家庭 (週末午)、聚餐熱鬧控 | 非純菲菜,但氣氛滿點!週末晚上太吵不適小小孩 |
🎓 馬尼拉小館 | 文山區羅斯福路 | 學生價、超值套餐 | ⭐⭐ | ⭐⭐⭐⭐⭐ | NT$80-120 | 學生、小資族、追求飽足 | 菲律賓餐廳便宜必收!快餐風,重口味,出餐快 |
🍗 快樂蜂 Jollibee | 台北多區有分店 | 國民炸雞、甜義麵 | ⭐⭐⭐ | ⭐⭐⭐⭐ | NT$150-250 | 速食愛好者、嘗鮮體驗 | 菲律賓文化體驗!炸雞必試,義大利麵超甜 (愛恨分明) |
🥘 菲常樂 (隱藏版) | 中山區長安東路 | 週末Buffet、多樣菜 | ⭐⭐⭐ | ⭐⭐⭐⭐ | NT$450-550 (假日午) | 想一次嘗多種菜、聚餐 | 假日午餐自助餐!選擇多,但非豪華路線 |
🔥 CP值爆表: 波波小館、馬尼拉小館 👶 親子最友善: 菲嚐道 (首選)、莉亞媽媽 🎉 週末熱鬧: 熱浪島 (注意音量) 🍗 速食嘗鮮: 快樂蜂 🍽 多樣體驗: 菲常樂 (假日午Buffet)
帶孩子吃菲菜?這些點心飲料&安全須知不可不知!
帶團看太多爸媽手足無措的樣子了。帶小孩吃菲菜,點什麼最安全?
- 無腦過關款: 烤雞 (Inasal) 絕對首選!香噴噴又入味,通常小孩都愛。 Lumpiang Shanghai (菲式春捲) 類似我們的炸春捲,酥脆內餡通常是豬絞肉和蔬菜,沾甜甜的醬,接受度高。 蒜蓉飯 (Java Rice) 香氣足,小朋友通常會買單。 Halo-Halo 繽紛的甜點聖代,有蜜豆、椰果、冰淇淋等,視覺味覺雙重誘惑!
- 進階嘗鮮款: Pancit 各種炒麵(米粉Bihon、黃麵Canton)口味通常大眾化,有點像我們的炒麵。 Arroz Caldo (菲式雞肉粥) 溫暖綿密,帶點薑味,生病或天冷時很適合孩子。
- 飲料推薦: 鮮榨芒果冰沙 / 香蕉冰沙 最安全好喝!菲國的芒果和香蕉品質都很好。 Sagot Gulaman (黑糖珍奶加愛玉凍) 是國民飲料,甜滋滋的。注意有些店家的 Halo-Halo 甜度爆表,可以問問能否減糖。
安全提醒:
- 辣! 菲律賓菜有些隱藏的辣(尤其沾醬 Sawsawan 或某些燉菜裡的辣椒),點餐時一定要強調 “No Spicy, for kids please.” 有些菜名沒寫辣,但吃下去會冒火(像 Bicol Express 就是椰奶燉辣豬肉)!
- 魚刺! 點魚類料理(尤其是 Sinigang na Isda 魚肉酸湯)要特別小心小魚刺!最好幫孩子挑乾淨。
- 骨頭! 像 Chicken Adobo 有時用帶骨雞塊,啃食時注意。建議點 Chicken Inasal 通常是大塊雞腿排或半雞,比較好處理。豬腳類 (Crispy Pata) 雖然好吃但骨頭也多且硬。
- 衛生考量: 選擇環境看起來乾淨衛生的店家。觀察廚房是否開放?員工衛生習慣如何?畢竟孩子腸胃比較敏感。

省錢老司機的點餐秘技 & 菲菜冷知識
想吃得道地又省錢?跟團十年,跟餐廳老闆混熟的經驗告訴你:
- 午餐時段踩點: 很多菲式餐廳午餐都有推出 超值商業套餐 (Turo-Turo 或 Silog 系列),價格比單點划算很多!特別是像 波波小館、馬尼拉小館,中午去最划算。
- Share is Care! 菲律賓菜很多都是 “Pulutan” (下酒菜) 或份量大的燉煮類、烤肉類,非常適合分享!點幾道主菜大家一起分食,既能嘗到多樣口味,平均下來每人花費也更低。像一大盤 Sisig、一份 Crispy Pata (炸豬腳)、半隻 Lechon Manok (烤雞),再加個青菜和一大份飯,3-4人分享就很飽足。
- 善用外帶: 有些小店 (波波) 或學生餐廳 (馬尼拉小館),外帶價格有時會比內用再便宜一點點(省了店租和服務?),或者份量感覺更實在?買回家吃或帶去野餐也不錯。
- 認識關鍵字:
- Silog: 早餐/簡餐組合 = Sinangag (蒜蓉炒飯) + Itlog (蛋,通常是煎蛋)。前面加上主菜名,如 Tapsilog (鹹牛肉片+蒜蓉飯+蛋)、Tocilog (甜醬油豬肉+飯+蛋)、Chicksilog (烤雞+飯+蛋)。
- Turo-Turo: 自助餐式,指著點。
- Pulutan: 下酒菜,通常重口味、適合配酒或飲料,如 Sisig, Crispy Pata, 炸花枝圈 (Calamares), 炸豬皮 (Chicharon)。
- 冷知識時間:
- 白飯配義大利麵? 在菲律賓,真的很多人點快樂蜂的 炸雞+義大利麵+白飯 組合!碳水化合物爆炸,但這是他們的文化特色。
- 香蕉番茄醬? 菲律賓的香蕉產量大,有些番茄醬是用香蕉做的基底(如 Jufran 香蕉番茄醬),帶點甜味,沾 Lumpia 或烤肉很常見。
- 紫色冰淇淋? 菲律賓特有植物 Ube (紫芋) 做的甜點、冰淇淋、飲料,顏色夢幻,有著獨特的芋頭和堅果香氣,值得一試!

真心話時間:台北菲菜的優點與小遺憾
說實話,能在台北吃到這麼多種類的菲律賓餐廳,我已經很感恩了!畢竟十年前,想找家像樣的 Sisig 都難如登天。現在至少嘴饞時,能解解鄉愁(菲國的鄉愁啦!)。優點很明顯:選擇變多了,從超便宜學生店到環境較好的家庭餐廳都有。味道上,只要找對店,道地度是可以期待的,像莉亞媽媽的 Sisig、波波的 Lechon Kawali 都很有水準。
不過,也不是沒有遺憾。說真的,有些店為了迎合台灣口味,或受限於食材,味道還是會「走鍾」一點點。比方說:
- Adobo 不夠酸! 正宗的 Adobo,那個醋味和醬油香應該要很平衡,醋香要夠突出才對味。但有些店的版本,可能是怕台灣人不習慣,醋放得小心翼翼,吃起來就有點…溫馴?少了點性格。我有次帶個菲律賓朋友去某家店,他吃一口 Adobo 就皺眉頭:「這…比較像台灣滷肉?」
- 酸湯 (Sinigang) 不夠濃郁! 好的 Sinigang,那個酸度應該要很鮮明、很開胃,來自 羅望子 (Sampalok) 或其他酸味食材的自然風味。有些店的湯喝起來稀稀的,酸味也淡淡的,少了那股穿透力。最道地的應該要酸到你皺眉頭但又忍不住一口接一口才對!
- 烤乳豬 (Lechon) 太難尋! 整隻 Lechon Baboy 在菲律賓是慶典等級的美食,皮脆肉嫩多汁。在台北,想吃到真正高水準、皮脆得像玻璃的烤乳豬,真的很難!大多是賣 Lechon Kawali (炸五花肉塊) 代替。
- 甜點變化少! 除了 Halo-Halo,其實菲國還有很多迷人的甜點,像 Leche Flan (更綿密濃郁的焦糖布丁)、Bibingka (椰子米糕)、Puto (甜米糕) 等等,在專門餐廳的菜單上比較少見。
講了這麼多,重點只有一個:菲律賓菜真的很有趣、很好吃!它可能不像泰國菜、越南菜那麼廣為台灣人熟悉,但那份融合了熱情、酸甜鹹香的獨特風味,絕對值得你帶著開放的心去嘗試。不論你是想找 菲律賓餐廳便宜 飽餐一頓的學生,還是想帶孩子體驗異國風味的爸媽 (菲律賓餐廳親子),或是單純想尋找 菲律賓餐廳推薦 來場味蕾冒險的老饕,台北這座城市,已經悄悄藏了不少選擇等著你去發掘。
下次再被團員問起,我除了告訴他們這些口袋名單,還會加一句:「別想太多,走進去,點幾道招牌菜,學菲律賓人用勺子把飯和菜醬拌在一起,大口吃下去就對了!記得,Sawsawan 沾醬是靈魂,多試幾種!」相信我,這趟穿梭在椰林海風裡的味蕾之旅,保證讓你印象深刻!有空,我們也許會在某家菲式小館不期而遇呢?我大概又在點我的最愛 Sisig 配白飯了!
參考文獻:菲律賓料理全攻略:餐廳推薦、食譜分享、做法教學與道地風味解析